找到相关内容370篇,用时3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《四部医典》身体各部的正常状况

    ,妇女多子宫两乳房共三处。以上所说这些孔道的形状,大多数是圆而粗、细而长,彼此相连,好似叶背上的叶脉一样。身体凭借孔道吸收营养,促使其不断发育成长。如饮食、起居、行为等不协调,一旦孔道受损或者堵塞...身体各部的容量与精气的正常状况   龙(气)的容量是一膀胱,赤巴的容量是自己的一阴囊,培根的容量是自己双手的三捧,血液大便的容量是七捧,小便与黄水的容量是四捧,浮油与脂肪的容量是两捧,稀薄精液与...

    宇妥·元丹贡布

    |藏医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10/1009056203.html
  • 第三届亚欧不同信仰间对话会议叶局长致辞

    上主张缘起共生,依正不二;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主张“无缘大慈,同体大悲”;在僧团内部关系上主张“身同住、无诤、意同悦、戒同修、见同解、利同均”;在自我的和谐上强调内心和平,“若无闲事挂心头,...实现和平、发展与和谐”。来自亚欧会议各成员方的代表,包括政府官员、宗教界人士、学者等,围绕不同信仰间对话与全球化,不同信仰间对话与和平,不同信仰间对话与社会融合及发展,不同信仰间对话与文化教育合作等...

    【佚名】

    |致辞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7/06/08250910120.html
  • 如本法师答:欲出家修行,要如何选择道场?

    ,可照亮阴暗而得光明,众生无明烦恼心重,善知识能启发智慧,破诸无明烦恼,安住道业,使令行者继续精进佛道,共登正觉彼岸,因此,选择善知识是相当重要的。   四、佛寺应以六敬共处:(1)身同住,是身体的和平共处。(2)无静,是言语不起争论。(3)意相同悦,是心意的共同欣悦。(4)戒(梵语Sila)同遵,是戒律的共同遵守。(5)见同解,是见解的完全一致。(6)利同均,是利益的一体均沾。 ...

    如本法师

    佛学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7/07/11121212939.html
  • 出家受戒略谈

    他人修持,用功做事,大家互相谅解合作,互相督促、精进、拜佛、诵经、有病互相照顾,有难共扶持,身业同清净而无垢。  2。无诤 :同住的人出言要谦逊,不争论己见,不闲话是非,不自以为是,对佛法有不明...,然后对同学对常住,对人群社会方面作出服务贡献,凡有益于佛教,有利于人群社会的善事,皆应极力支持与赞助,集聚善根,倍增福慧。  三、摄众生戒:  发大菩提心,时时关心佛教,关心社会,时时弘扬佛法,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44040365.html
  • 谈谈“出广长舌相”

    ,天眼、慧眼、法眼、佛眼)。佛说法时“出广长舌相,遍覆三千大千世界。”是指从佛的舌里发出又广、又长、又深、又远的声音来。这音声好像是电台里广播出来的声波一样,传遍整个宇宙,,传遍三千大千世界。  ...每次念完一部《阿弥陀经》,中间共六次称及“出广长舌相,遍覆三千大千世界。”   几年来,我听过看过许多法师对这一句的各种解释,总的是认为:“佛说法的时候,佛的舌头伸得很长、很广,把整个三千大千世界...

    曾承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82240659.html
  • 茗山老法师二三事

    一个小沙弥在狭窄的楼梯他老人家相遇,他反而让在一旁叫小沙弥先走,小沙弥坚决要他先走,他还是站在一旁叫小沙弥先走,小沙弥只好恭敬不如从命。这件事感动得这位小沙弥多少年后还津津乐道,铭记不忘。我在他...的人特别多,他对每封来信,都是认真地对待,从不对来信人敷衍了事。有时信太多忙不过来,就叫我代笔,但我写好回信后,他总要亲自过目,认为没什么问题了,才肯将信封好寄出。  老法师的会议应酬很多,经常离寺...

    净 根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83745246.html
  • 随缘不变 不变随缘——浅谈佛教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

    考察,契机入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精神。  大家知道佛陀为了弟子之间和睦相处,提出了六敬共同准则。六敬者,戒同修、见同解、利同均、身同住、无诤、意同悦。稍微比较一下,我们不难...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。我们认为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的佛教,理所当然责无旁贷,应该承担自己的一份责任。本文谨就这一命题从为什么怎样两方面作一些粗浅的探讨,并以此就教于方家。  一、契机入理是构建社会...

    心成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72648973.html
  • 和尚、尼姑、居士是什么

    同行」。既是尊贵的,也是卑贱的。大丛林的一寺之主,称为方丈和尚,该是多么的尊严;乡愚唯恐生儿不育,也给取名叫做和尚,把和尚一词,看作阿毛阿狗同例,该是何等的下贱!  和尚是甚么意思呢?一般人的解释是「中最上」,或者是「以为尚」,因为佛教的出家人,要过「六敬」的僧团生活,那就是:戒同修、见同解、利同均、身同住、无诤、意同悦,这又称为「六和合」。所以他们的解释,似乎也有理由。  但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33453361.html
  • 寺院管理——佛法住世的生命力

    领导中心,以长老为教授师来教育后学;   3.托钵行乞、和合共住;不蓄私财、物品共用;   4.六僧团,和乐清净;行“见同解、戒同修、利同均、意同悦、无诤、身同住”六敬共住; ...听后如醒醐灌顶,充分认识了寺院管理对佛法住世、佛法弘扬的重要性。理解了寺院管理的社会性复杂性。对提升学员管理能力,提高管理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。   寺院管理的根本目的:   弘扬佛法、服务社会...

    宽容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495857863.html
  • 叶小文:呼吁“和谐世界”的文化底蕴

    和谐世界,从心开始”––是去年在浙江举办的“世界佛教论坛”的主题。佛教认为只有内心的平和与安定,才有外在的和谐与安宁。内有不和不平的心因,外有不平不和的事缘,相互影响,推波助澜。因而力求“身同住、...  叶小文:呼吁“和谐世界”的文化底蕴   作者:中华宗教文化交流协会会长 小文   正在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国,也呼吁建设“和谐世界”。  这是“内乃求外顺,内必致外”的逻辑延伸,...

    叶小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20560338.html